随着五龙汇CR22025地块的落锤,2022年南通土拍正式收官。
(资料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南通大市共计挂牌170宗涉宅地块,其中144宗成功出让,26宗撤牌&流拍,成交土地面积约721万方,揽金约711亿元。
以下是近三年南通大市涉宅地块成交走势图,可以看到,2022年成交地块数量、面积、金额均呈下跌趋势,其中成交金额未破千亿,约为上一年的67%。
下面笔者将从区域分布、拿地房企、土地价格等维度,分析2022年南通土地市场的表现。
No.1
五轮集中供地揽金331亿
未来“少量多次”或成常态
2022年南通共进行了五轮集中供地,相较2021年供应批次增加,但单批次供应量有所减少。
业内认为,随着经济、行业、企业的背景和发展逻辑发生转变,未来供地会逐步淡化“集中式”,转向“少量多次” 模式。
数据显示,2022年南通五轮供地共计挂牌72宗地块,其中58宗成功出让,14宗流拍&撤牌,成交土地面积约311万方,成交金额约331亿元,详情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集中出让的58宗地块中,有50宗为城投摘牌,占比约86%,其中11月份第三轮供地,更是全部由城投包揽,相较2021年城投占比进一步加大。
No.2
南通市区吸金180亿
通州区仅出让6宗宅地
具体来看各区域表现:
可以看到,2022年土地出让宗数最多的是南通市区和如皋,均为22宗;出让面积最大的是通州湾,约132万方;成交金额最高依旧是市区,约1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土地出让量最大的通州区,今年仅6宗地块落锤,十分“低调”,这与板块库存较大、行情偏弱有一定关系。
具体南通市区各细分板块出让情况如下:
No.3
城投拿地占比超8成
仅7家品牌房企落子
从拿地企业结构来看,不同于部分城市央国企与本土城投分庭抗礼的局面,南通城投称得上2022年南通土地市场的“绝对一番”。
上述144宗成交地块中,有120宗竞得人为本土城投(包含联合拿地),占比约83%,而2021年南通城投拿地占比约63%。
尤其通州和启东,2022年的土地市场完全被城投“包圆”,相对而言,海安和如东城投占比还算较低。
品牌房企方面,4家央企出手。中海再落一子新东区;华润拿地主城圆融板块;澳门南光和中铁四局两大新面孔,首入南通市区落子五龙汇。
另有3家规模房企露面,其中绿城落子新东区,仁恒、朗诗拿地如皋。
不仅品牌房企几乎“隐身”,土地溢价率也普遍较低。数据显示,2022年落锤的144宗地块,仅12宗产生溢价,其余均为“一轮游”。
一句话总结,南通房地产行情依旧偏弱,房企对后市信心依旧不足。
No.4
地价、楼面价普遍下跌
“不限房价”渐成主流
最后,笔者统计了2021年/2022年南通各区域最高地价和最高楼面价数据,来看看各区域地价、楼面价的涨跌情况。
①地价
从时间维度来看,除通州湾以外,2022年各区域最高地价均出现明显下跌,其中跌幅最大为如皋,达17610元/㎡。
从区域维度来看,目前土地价格最高依旧是市区,最低的是通州湾板块。
②楼面价
2022年南通大市一共诞生了22宗“万元地”,具体包括市区12宗,海门5宗,海安1宗,启东4宗。
相比2021年,仅海安最高楼面价上涨了2193元/㎡,通州湾无变化,其余板块均呈下跌趋势,跌幅最大依旧是如皋。
③房价
从11月份第三轮集中供地开始,“不限房价”逐渐成为南通土拍市场的主流。
上述144宗出让地块,有80宗对房价作出限制,占比约56%,对比去年有所下跌。
80宗“限房价”地块具体分布如下,最高新房备案均价同样出现在市区,为3.2万/㎡。
No.5
总结
总结而言,2022年南通土地市场依旧偏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成交地块数量减少;②溢价率普遍较低;③城投拿地占比增加;④地价、楼面价明显下跌。
与此同时,房企的开工、入市节奏也明显放缓,上述144宗地块,目前仅4宗开盘。
2022年落槌地块何时入市?2023年南通土地市场能否回暖?我们且走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