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买房人中有群“改善”,买房非常尴尬。
怎么说呢?
(相关资料图)
这群“改善”必须要先卖再买,既想以小换大、以老换新,又不想去远郊,最终发现符合需求的房子寥寥无几,且房价个顶个的高。
因为能买得起的,基本都不太满意,比如一些市区的“老破大”或者是房子和小区品质不错,但没有什么好学校……
而看得上的,却又买不起,都是河西、主城总价600万以上的次新房或者主城顶级学区房。
“改善”不是有钱的富二代,“他们举全家之力改善换房,不仅要“换新”,还得必须解决小孩上学问题,同时品质也要升级,要不然都不好意思跟家里亲戚说自己换房了……
但对比还未买房的刚需,他们确实幸运得多。总结一下,就8个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很尴尬!
处境尴尬的“改善”
从安徽到南京定居10多年的刘姐,去年开始考虑换房。
她告诉文哥,为了小孩上学,他们全家统一意见准备换套学区房,但现在他们家房贷几乎占去了月收入的一半。
“我何尝不想给孩子换套好学区房,”面对高企的学区房价,刘姐很是无奈: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如果买,接下来面临更大的还贷压力,同时能买得起的学区房,面积肯定狭小,家里4口人住不过来。
如果不买,小孩的上学问题永远是家里一个‘伤疤’,后面房价继续上涨可能再也换不起。
最终,她还是把自己住的房子拿出来卖,但卖了半年还没有成交。
眼看着马上就到5月份了,如果还是卖不掉她就决定不卖了,因为南京很多区上学规定要求提前一年落户,她担心影响小孩上学。
不仅仅是在南京打拼的外地人,一些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也有相似境遇。
张哥是南京浦口区的“原住民”,今年40岁了。之前因为家里有房就没有说要买房,但这几年因为家里人多了,房子不够住,想着再买一套房子。
但疫情这几年,家里人的收入断崖式下跌,同时江北的商品房价格涨得太快太高,想买第二套房却显得有心无力。
提起买二套房,张哥说,因为家里结婚前给他准备了一套房,自己前几年没有买房压力,现在让他拿几百万买二套房,他说真的是搞不起。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关于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呼声早已有之,南京去年也为此做出了调整。
在去年8月,南京对二套房购房者已经做出一轮调整,名下有一套房,贷款已结清的购房者再买二套房,首付最低为3成;对名下有一套房未结清贷款,再买二套房,将最低首付从8成降至6成。
去年年底,南京对购买二套房的买房者再度下调购房门槛,在个人或家庭首套房未结清贷款的情况下再购买二套房,首付从6成降至4成。
与此同时,房贷利率也是一降再降,目前南京首套房利率最低为4.1%,二套房利率最低为4.9%。
同时南京的换房退税开始执行:对于1年内换房的买房人,对其缴纳的个税予以退还。
然而这类支持刚改买房的政策只能是锦上添花。
虽然政策是诱人,想要改善居住,还有更加现实的问题:钱!
很多置换改善购房人,面临的是房子迟迟卖不掉,又不愿大幅降价;如果价格降得太多,换房的压力又变得太大。还有就是经济形势没有好转,收入没上来,硬是要换房,可能还贷都成问题。
年后市场回暖了,最近文哥却看到南京的二手房挂牌量蹭蹭的涨,已经接近15.2万套。
很多原本放弃置换的房主,在楼市暖意中似乎又看到了改善的“春天”。纷纷把房子拿出来卖,趁着房价还未全面抬头,赶紧卖了房再买房。
被迫换房这或许也是“改善”的一种心酸和无奈。
写在最后: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需求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要经历着同样的时间排序。
南京有很多房子卖了一年多还没有成交,文哥希望所有的“改善”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