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太仓市沙溪镇岳星村,村民蔡惠兰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智力残疾的弟弟,用细心和责任诠释了手足情深。

日前,记者走进蔡惠兰的家,看到院内摆满了鲜花绿植,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蔡惠兰今年61岁,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的弟弟龚惠清今年60岁,幼年时因患脑膜炎导致智力残疾。姐弟情深,从小到大,蔡惠兰就一直照顾着弟弟。

蔡惠兰照顾智力残疾的弟弟

龚惠清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澡等都需要人帮忙。作为姐姐,蔡惠兰从小和父母一起照顾弟弟。父母外出工作,她就独自照顾弟弟。每当弟弟情绪烦躁的时候,唯独蔡惠兰才能把他哄好。周围的邻居们都说,龚惠清只听姐姐的话,因为姐姐照顾得太好了。

为了方便照顾弟弟,年轻时的蔡惠兰对择偶的第一要求就是对方能够和她一起照顾弟弟到老。40年前,蔡惠兰和丈夫孙健仁结婚,自此,家里又多了一个人照顾龚惠清。有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如今,蔡惠兰的子女也都加入到了帮忙照顾舅舅的队伍当中。每到周末,孩子们就会从市区回到岳星村的家中,一起帮舅舅洗澡、刮胡子、剪指甲。

蔡惠兰的母亲已经去世,80多岁的父亲和他们一起生活。她不仅要照顾弟弟,还要照顾老父亲,但她没有一点怨言。蔡惠兰告诉记者:“骨肉亲情是永远割舍不开的,照顾父亲和弟弟是我们应该做的。”

小院里,蔡惠兰的孙子正带着舅公一起晒太阳、玩耍。龚惠清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那神情就像一个快乐的孩子。

龚惠清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疼他、爱他的姐姐。在蔡惠兰和一家人精心照料下,他每天生活得非常幸福。如今,这绵延了半个多世纪的手足深情还将持续下去。来源:太仓日报作者:薛海荣 作者单位:太仓市融媒体中心 太仓市沙溪镇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