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4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江苏、新疆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安徽中北部、上海、湖北北部、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中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内蒙古中部局地有强沙尘暴。

其中,江苏的扬尘天气基本覆盖全省。


【资料图】

防御指南:

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及时关闭门窗;

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

做好精密仪器的密封工作;

把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影响的室外物品;

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确保安全。

今天上午,江苏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温度在14℃到17℃左右,沿江及苏南大部分地区温度在15℃到18℃左右,昼夜有温差,注意适时增减衣物。

另外,今天淮河以南地区有一次雷阵雨过程,4月11日08时至4月12日08时,白天淮河以南地区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他地区多云到阴;夜里苏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其他地区多云到晴。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25~26℃,其他地区23℃左右。最低温度:沿淮和淮北地区6~7℃,苏南地区11~12℃,其他地区9℃左右。全省偏东风5级阵风6-7级,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8级。

今春沙尘天气缘何如此频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吴波分析,我国沙尘暴主要的境内源地集中在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西部等沙漠地区,这些地区的植被恢复对于减少沙源区释尘量、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响我国的重要沙尘源地,2022年蒙古国南部植被生长状况与近年平均状况相比偏差,沙尘源地植被覆盖较差。

“这段时间,蒙古国和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春季前期气温明显回暖,造成冻土层融化,地表沙土变得松散,加之春季北方地区大风高发,配合裸露的沙尘源地地表条件,形成频繁的沙尘天气。”吴波说。

未来,我国沙尘天气是否会越来越多?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丁婷表示,2018年至2022年期间,我国北方平均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都多于2013年至2017年平均数。但从更长时间尺度来看,21世纪前10年,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均明显多于近10年。这表明,现阶段我国仍处在沙尘影响减少的大背景下,不能认为沙尘暴出现了明显变多的趋势。

来自国家林草局的数据显示,我国仍有257.3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和168.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特别是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始终是巨大且永久性的沙尘源,防沙治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

专家表示,荒漠化防治不是一蹴而就,未来仍需要加强植被修复,减轻沙尘天气发生的频率和沙尘暴危害,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沙尘暴危害这一全球性问题。

“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启动后,我国积极支持并同蒙古国开展防治荒漠化项目合作,能更好帮助境外沙尘源地的植被恢复,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吴波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交汇点

封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芊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