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年的珍贵合影

扬子晚报网4月28日讯(通讯员 友萱 记者 陈咏)这两天,一段26年前“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视察扬州医院的珍贵视频,在扬州热传。紫牛新闻记者28日采访获悉,这是1997年裘院士视察江苏油田医院(扬州友好医院)时留下的珍贵镜头。油田电视台从资料库找出26年前的贝塔磁带,经过抢救式技术处理,转换成高清视频。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医院用这段珍贵视频致敬已逝世15年的裘院士,激励医护人员学习“医学泰斗”,汲取榜样力量,用辛勤汗水救死扶伤,服务患者。

裘院士(左)和院领导交谈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是其高足。

为医院题字

扬州友好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6年前的今天,大家听说“医学泰斗”裘法祖院士要来医院,非常兴奋,身在基层一线的医者,能近距离目睹裘院士风采,也算一辈子荣耀。回忆起当时的场面,医院许多中年或中年以上的医护人员记忆犹新,当时也引起扬州医疗界同行的很大反响,“裘法祖院士一生践行了‘仁医’二字。我们号召医护人员学习裘院士,汲取榜样力量,他老人家激励推动我们医院学科建设和科技进步,这也是医院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力量。”

裘院士字迹

记者了解到,本周,油田电视台从台资料库找出26年前贝塔磁带,经过抢救式技术处理后,展示出“外科泰斗”裘法祖在油田医院的珍贵镜头。裘院士还给医院题了字,成为医院的“镇院之宝”,更激发医务人员不断攀登医学高峰。采访中该院医护介绍,26年来,医院学科建设不断迈上台阶。裘院士来医院5年后,医院完成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患者姚德海康复超20年,回报社会当义工;钻工张涛肝移植康复超15年,打太极拳,办个人书画展;2004年,8名肝肾患者术后相聚电视台演播厅,做了一档感人至深的《真情相约》访谈节目,肝肾移植后,有的有了下一代;有一家堂兄弟四人因家族史患巨大肝脏肿瘤,经影像介入,创造手术机会,兄弟们从南通如皋、河南、浙江等地来扬州感恩。这些成功病例,就是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向裘院士致敬。

校对 徐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