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一直在路上,这对于我们公交驾驶员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2023年的五一假期,是镇江公交220路驾驶员李玉刚在公交车上度过的第10个五一假期。谈及自己所在的公交220路线,李玉刚说它很“特殊”。
李玉刚
(资料图片)
“我们见证了城乡的变迁与发展”
镇江公交220路开通于2012年8月,全程46公里,共设65个站点。从镇江市区运河路公交站始发,途经丹徒新区和镇江南部多个乡镇,最终抵达荣炳镇。它是镇江公交线路长度最长、站点最多的一条线。同时,在许多镇江老百姓的心中更是一条惠农线、文明线、幸福线。
220路公交车荣炳站的首发时间是每天凌晨4点50分,大家把驻荣炳首发站的驾驶员班组称为“驻站班”。家住宝堰镇的李玉刚主动承担起了荣炳站的驻站任务,无论严寒酷暑,4点不到李玉刚就得起床,4点20前赶到场站进行发车前的检查。从车辆外观、轮胎、安全部件,到扶手、拉环、座椅,每一个细节李玉刚都不会放过,以确保首班车安全顺利开出。
“十多年间,我们220路驾驶员亲眼见证了沿线道路越来越平坦,越来越宽阔,车越来越好开,农民通过我们公交车运进城的农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品质也越来越高,最重要的是大家的钱包越来越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回顾线路开通至今的变化,出生在农村的李玉刚感慨万千。伴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当地农产品的种类逐渐丰富起来,以前农民通过公交车运进城的果蔬产品主要是草莓、葡萄、茄子和秧苗等,如今公交车上的农产品越来越丰富,光是桃子就有油桃、黄桃、水蜜桃等多个品种……
公交“面条车”
最长公交线串起乡村振兴风景线
2023年2月,为打造高品质公交服务体系,镇江公交标准化服务示范线正式上线,220路成为了首批示范线路之一。镇江公交根据农工线路运营模式,通过提前了解农户带货需求、有针对性地扩容车厢储物空间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线路带货方式,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农产品进城提供更多便利,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宝堰面条以其劲道爽滑的口感,收获了许多面条爱好者的喜爱,而“新鲜”则是宝堰面的特色之一。如何让面条尽快送上食客餐桌,宝堰国华面条加工店老板娘卞国华,选择让面条“坐上公交车”进城。每天凌晨5点,卞国华便和几个伙计准时将新鲜加工的“宝堰面”运上220路公交车,沿途各家面馆的伙计会在事先约定的站点上车领取自家预定的面条。然后,第一时间让新鲜的面条下锅,将这一口地道的“宝堰面”送到万千食客的胃中,唤醒镇江这座以“锅盖面”闻名全国的城市。
草莓进城
“以前白兔镇的草莓果农都是跟着长途车沿途兜售或进城售卖,现在许多镇江市民会乘坐220路公交车来到白兔草莓园进行采摘,现采、现买、现吃……一到周末,还有许多市民会乘坐我们公交车到宝堰吃上一口地地道道的宝堰面,我们在车上就能看到许多面馆门口都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排起了长队,甚至还有一些客人会多买一些面条,现场打包邮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李玉刚告诉记者,220路公交车的开通不仅畅通了农产品进城的通道,也带火了沿途多个乡镇的旅游项目。一到周末,就有许多镇江市民乘坐220路向南出发,短暂逃离城市的喧嚣,沿途的白兔草莓园、上会黄桃园、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宝堰大小面馆都成为了热门的网红打卡点。
百姓点赞
李玉刚说,220路公交车的开通显著降低了群众的出行成本,老百姓进城现在只需“白菜价”,过去“八元进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样的变化现在还会被许多乘客津津乐道。
“下一个十年,我还将与同事们一道,服务好每一位乘客,继续为群众开好平安车、文明车、幸福车!”李玉刚激动地说。
通讯员 张欣 万嘉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