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南京鼓楼滨江风光带上新啦 江豚观测点正式对外开放

初生江豚宝宝模型 顾树荣 摄

欣赏原生态长江滨水风光的同时,更有机会一睹江豚的野外生活动态,或许还能听到它们和您说“嗨噗”。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滨江风光带的江豚观测点,6月10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欢迎来这里观赏江豚


【资料图】

南京鼓楼滨江风光带,不仅有着南京主城唯一能直面长江主江面的岸线,常年生活在此的二三十只江豚,也让这里成为了长江干流中下游离城市中心最近的江豚观赏地之一。为了让市民能够近距离地观赏江豚,鼓楼区启动了滨江风光带江豚观测点建设。

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滨江风光带的江豚观测点 顾树荣 摄

该项目位于南京潮水位站附近,西临长江,东至江边南路。南京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江豚观测点之所以选择在这一段,得益于长江大保护的显著成效,随着长江南京段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长江鱼类资源也得到了有效恢复,这一段的江豚也呈现越发活跃的态势。

轻建设保留场地原生态

江豚观测点的建设,旨在修复长江岸线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江豚保护科普教育,打造具有示范性的、标志性的江豚观测基地,增加江豚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新路径。

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滨江风光带的江豚观测点 顾树荣 摄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为最大限度保护江豚生活习性,减少对江豚的干扰,江豚观测平台周边不仅保留了现有的花叶芦竹和芦苇等植物,而且平台建设也高度尊重场地原态,不搞大开挖,而是采用污染小、噪音低的轻型耐候钢结构以及钢格栅铺装。此外,观测点周边选用的低空照明,也避免了灯光照射在江面对江豚生活环境的影响。

可以抱一抱“江豚宝宝”

扬子晚报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刚刚开放的江豚观测点除了建有江豚观测平台、对江边绿化进行了修复以外,还设有一处长江微笑驿站。微笑驿站得名于江豚的别称,因为嘴巴上的弧线天然上扬呈微笑状,江豚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微笑天使”。

长江微笑驿站一角 顾树荣 摄

走进驿站,除了关于江豚的介绍、展陈的江豚照片外,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两头可以摸也可以抱的江豚模型。其中一头是75厘米、13斤重的初生江豚宝宝模型,模拟江豚的真实肤感,可以让观众亲身感受“萌化”了的初生江豚宝宝。如果担心太重了抱不动怎么办?没关系,旁边还有一头按照初生江豚1/13模拟制作的1斤重的小江豚。

南京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江豚观测点和微笑驿站,能够让更多人能够认识江豚、亲近江豚,共同守护微笑精灵。

全力打造最美滨江岸线

在白鱀豚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流域仅存的淡水鲸类。身为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江豚的种群数量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江豚野外种群已在极度濒危的状态,2017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记载仅有1012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全面实施,2022年野外江豚现存约1249头,其中约62头栖息在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鼓楼滨江属于自然保护区中的实验区和缓冲区。

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滨江风光带的江豚观测点 顾树荣 摄

多年来,南京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以环境整治、江豚保护为重点,全力打造最美滨江岸线,相继完成了长江岸线南京大桥公园段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长江岸线三汊河入江口生态修复、鼓楼滨江风光带江豚观测点等项目。此外,荣华码头江豚雕塑群、下关火车主题园、欢乐舞台广场、映虹桥、江豚观测点等全新打造的景观节点,成为一个又一个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据悉,江豚观测点也是南京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打造的长江江豚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长江增殖放流站、江豚书屋、江豚科研保护监测站等串珠成线,位于南京主城的最美滨江岸线也将成为以“文旅+生态+潮流”为主题的城市微度假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校对 王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