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兴。6月15日下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推进会现场,南京正式发布《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进行解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讲话,市长陈之常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市委副书记沈文祖出席。

△推进会现场


(资料图)

发布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十四五”末全市GDP总量超2万亿元

推进会现场,南京市委市政府对2022年度全市税收、工业产值和服务业营收突出贡献企业予以表扬,并为2022年度全市地方税收综合贡献十强企业、工业总产值十强企业、服务业营收十强企业以及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企业授牌。

锚定产业强市建设战略部署,会上正式发布了《行动计划》并进行解读,明确到“十四五”末,全市GDP总量超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 30%以上。

围绕四大支柱产业,持续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2+6+6”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强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两大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拼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航空航天六大产业集群国内制高点,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六个未来产业新赛道。

围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效赋能制造业、生活性服务业更好满足生活需求、新兴服务经济增强发展新动能。

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各区产业特点和功能定位,推动实施江北产业倍增、东部融合、南部一体化、主城产业能级跃升、西部板块崛起五大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成立南京市产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市区一体联动推进机制,优化政策供给,强化用地、人才、金融等要素保障,打造一流产业生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聚焦“产业强市”,各板块、部门这样做

当天,南京钢铁集团、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先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代表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推进会上,各板块、部门也纷纷表态。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和全市经济重要板块,江北新区将全力落实“产业强市”部署,深入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3+3+X”现代产业规模迈上6000亿元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19个国家级新区实现争先进位。

溧水区坚持制造立区、产业强区,全力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努力争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5月规上工业产值增长8.2%,“促进制造业创新转型”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面向新一轮发展,江宁经济开发区将深入贯彻“产业强市”战略,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4个1500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全国竞争力、体现南京首位度的产业高地。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对照《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实施“地等项目”行动,全力保障产业用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据了解,截至目前,年度需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保障的354个重大产业项目,已完成征地91%、供地78%。另外,已供应产业用地5300亩,同比增加122%。

现代快报+记者 徐苏宁

(校对 张静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