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还好有惊无险

出院后我一定带头宣传


(相关资料图)

免得大家跟我一样

到ICU里走一遭”

宁波的张女士

怎么都没想到

一盆海螺让她遭了不少罪…

女子吃了两大捧这种螺

心脏骤停

张女士从事海边养殖行业,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日前,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煮着吃。“我之前也吃过几颗,没出什么事儿,所以这次就多捞了些。”张女士回忆道。因海螺味道鲜美,两大捧海螺一会儿就被她一个人吃完了。没想到,吃完1小时后,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家里人见状,急忙将她送到医院,医生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

医生立即启动急诊洗胃操作,以减少毒素吸收。在洗胃过程中,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经过心肺复苏后,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警惕!

一颗割香螺或致人于死地

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照片,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割香螺。割香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

据介绍

该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

中毒者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

死亡率较高

吃螺要注意辨别

一旦发生误食,及时就医

造成张女士中毒的割香螺也叫织纹螺、海丝螺或白螺,目前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由于是自家海塘里捞的,加上之前少量食用并未出事,所以张女士心存侥幸。

每年都有因食用割香螺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一旦发生误食,一定要及时就医。

什么是织纹螺?如何识别?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螺口处呈白色,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织纹螺是有毒生物,毒性比砒霜还要高百倍。毒性较强的织纹螺,每克螺肉的毒力可以达到上百个鼠单位,也就是说,成年人约食用10g这样的螺肉就会出现一般的中毒症状,约食用50g至100g就能引起死亡。

每年端午前后

是这种螺生长成熟的时候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这样大的毒性

平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避免误食!

除此之外

下面这些东西也不应食用

有中毒风险

1. 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因为瓜子等坚果的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而这种毒素是目前化学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其毒性是剧毒毒药砒霜的几十倍,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因此,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2. 发芽的土豆

土豆中天然存在一种生物碱类有毒物质——龙葵碱,但是正常情况下,龙葵碱的含量极低极低。而如果土豆发芽了,发芽处龙葵碱的含量很高。龙葵素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口舌发麻、腹泻等,而且会伤害人体的胃肠道。

3. 黑斑的红薯

别买有黑斑的红薯,红薯长了黑斑是红薯黑斑病。黑斑病菌不易被高温杀死,并且会产生番薯酮和番薯酮醇毒素,此类毒素主要损伤人体的肝脏,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出血、休克。

4. 发霉的生姜

放置过久的生姜容易变坏、发霉,产生致癌风险!生姜含有的“黄樟素”属于一种致癌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一般新鲜生姜所含的黄樟素只是极少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可一旦生姜发霉、腐烂,其黄樟素含量会急剧增加,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

5. 有霉点的水果

对于霉变水果,无论霉变面积有多大,都建议全部丢弃,不要再食用了。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从腐烂部分,通过水果汁液扩散到果实的其他未腐烂部分。

把食物坏的部分切除,也不能吃!

食物发霉、变质之后,有些人会把发霉的部分切掉,继续食用!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肉眼看不到发霉的地方也可能存在霉菌。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扩散到食物的其他正常部位。其次,霉菌一旦产生,就很难清除干净,即使经过高温烹煮,也只有杀死一部分霉菌,依然无法全部清除。

因此,食物发霉、变质了别心疼,直接扔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