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首个面向普通公路的《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建设及应用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
发布后,这份《指南》引发了强烈反响
(资料图)
业内认为,该《指南》有助于全面提升
公路基础设施的精准感知、精准分析
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
将引导和规范江苏省普通国省道智慧公路
车路协同建设与高效应用
为推动公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可以说,这份《指南》
就是未来智慧公路车路协同建设的一个范本
这份有意义的《指南》
正是出自苏州相城!
香橙君了解到,该《指南》是2021年度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由苏州市相城区交通运输局牵头,组织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基于相城区高铁新城一二三期智能网联道路建设工程实践,并经行业部门及专家论证后编制完成。
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建设框架图
在总结智慧公路车路协同建设经验、融合先进技术、参考已有标准的基础上,《指南》按照先进适用、统一协调、全面覆盖等原则,提出了外场设施层、支撑平台层、应用服务层、支撑保障层等规范要求,并融合智慧公路车路协同分级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智慧公路车路协同建设框架,科学制定车路协同建设指标和部署要求,解决了工程实施系统性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一套适应新形势下建设要求的技术体系。
参与编写该《指南》的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战略部负责人茅志强表示,《指南》为车路协同建设和后续运营提供了先决条件,将有力支撑智能车联网产业的发展。
这份《指南》所提出的相关技术指标
也已经在相城智能网联道路三期
524国道等项目中得到了验证
例如在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道路三期,通过路侧设施智能化建设,L2级车辆在该路段也能纯靠路端感知,就达到L4级的自动驾驶能力,从而实现依靠路端智能的“轻车熟路”应用,比传统依靠单车智能的总动驾驶成本更低,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提升。
相城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邢晓兰表示,在智能网联道路建设过程中,相城一方面探索先行先试,另一方面更注重实践经验提炼总结,为全省乃至全国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路侧设施建设提供范本,不断推动全省数字交通发展进程。
作为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省首批车联网先导区、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当前,相城已经集聚智能车联网产业链相关企业超220家,落户了曹操出行全国总部、吉利智能驾驶全球研发中心等一批总部项目,集聚了像智加科技、清智科技、挚途科技等一批商用车智能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
在基础设施和场景应用方面,相城已高标准建成智能网联道路162公里,形成了覆盖车、路、网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Robobus、Robotaxi、智能驾驶重卡等应用已实现常态化运营,示范应用场景和车型全国最丰富。
相城将持续推进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
输出更多建设性成果
为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相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