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镇所描摹的场景常常是“人家尽枕河”的惬意民居,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生活。然而,在作为南北水陆要津的窑湾,船只来来往往、过客络绎不绝,集市灯火通明,展现着不一样的繁忙热闹。

今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的大型文旅深度探访融媒体节目《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小镇篇)》出发前往窑湾,再现它的繁华盛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座小镇的形成与发展需得兼具地利和人和。窑湾的优势离不开优越的地理位置。“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眺淮泗,北瞻泰岱”,位于京杭大运河拐弯处的窑湾被称为“黄金水道金三角”。

而同时,借助便捷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物价,窑湾“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繁忙的运河漕运让这里成为疲惫赶路中的歇脚处,聚集全国各地的行人。也正是南来北往的船工让其日夜繁华,带来了更多元的物产和文化,使窑湾成为一座由普通劳动者创造的“接地气”的小镇。

“闪现”窑湾,主持人孟非与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东南大学教授周琦开启一场特殊的“角色扮演”,变身百年前的船工,畅游“窑湾百景图”。

曾充斥着船笛与号子声的窑湾,在褪尽繁华之后,留下了诸多风格各异的建筑,让今人置身其中时,更能体会到文化在建筑中的呈现与传承。

在这里,有一家被世代传承了三百年的酱园店,它既留存着百年的“前店后院”布局特色,更守护着甜油制作这项传统技艺。

甜油制作工序复杂,时间跨度长。看着这百年的手艺,孟非与嘉宾们也跃跃欲试哦~

甜油分为三个档次,不同阶段的甜油在口感上有什么不同呢?

作为“金三角”的窑湾,让许多外地商人看到了商机,这里也因此聚集了四方而来的商贾。他们带来了家乡的文化,共同铸就了窑湾的包容与多元。

山西会馆便是晋商在窑湾留下的特色建筑。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现其中的特殊之处?

闲适的假日生活离不开听戏。柳琴戏在题材选择上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着劳动人民的朴实和纯粹,唱腔也高亢激昂。

舞台也是戏曲设计的一部分,柳琴戏采用的北方戏台,有什么小巧思呢?

在船上漂泊多时,来到窑湾,第一要事一定是满足口腹之欲。常年以船为家的船民为图便捷,常常选择在船上吃饭,更是会选择普通的食材和简单的烹饪方式。品尝“窑湾快餐”,孟非和嘉宾们都点了哪些特色菜肴?

这条“下饭鱼”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每一道菜最朴实的菜都有不一样的风味哦~

相比于白天,夜晚才是窑湾的主场。在“半夜开张,天明罢市”的夜猫子集,船工既能补给生活物资,又能欣赏各式表演。孟非和嘉宾们便跨越时空,夜游窑湾。快来在吆喝声中一起逛逛夜猫子集吧!

来到集市,怎么能不补充些下一段路途中必备的物资呢?

尝过了健康的天然美食,也会被香气扑鼻的街边小吃吸引。浓香的辣汤、甜软的云片糕、醇香的绿豆烧酒,都让日日奔忙的人们在窑湾一醉。

除此之外,这里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表演哦。

窑湾,镇如其名,在漕运繁忙的运河边给了船工们一个闲适的港湾。而这些南来北往的劳动者们也在日积月累中塑造着窑湾气质,让其兼具质朴与创新,并有传承与开放。

而现今,窑湾也依然以朴实的姿态照耀这片土地、守护曾由百姓打造的生活,更给疲于繁忙日常的当代人们以一份慰藉。

“出发,就有发现!”9月21日,《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将于江苏卫视、江苏城市频道正式播出。与《你所不知道的水韵江苏》一起,发现江苏小镇之美!

文字:包梦瀛

图片:黄嘉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