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南京超大信号灯又“火”了。在南京夫子庙有一处交通信号灯,就像一个“超大灯牌”,记者通过实地探访为广大用户答疑解惑,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上千万。南京成为“网红城市”,红绿灯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觉符号,因为又大又醒目,在网上已不止一次“火出圈”。
为何南京的超大红绿灯多次引发网友的点赞?记者探访了解到,南京信号灯是按照国标中的最高上限尺寸来安装的,不但大而且亮。南京也是全国首批使用信号灯倒计时显示器的城市,显示器属于国标中的“大规格”。
不过,南京的超大红绿灯能走红,背后原因恐怕远远不止于“大”。红绿灯是广大老百姓平时工作生活旅行途中随时可见、随处可遇的公共设施。超大信号灯的走红,不仅仅因其成为了城市空间的“显眼包”,还折射出城市的管理思路、理念的人性化和创新。
超大红绿灯,美观之外,安全也是重要的因素。例如,这次让网友关注的夫子庙超大红绿灯,视觉效果是因为距离地面较近,至于为什么要装这么低,则主要是信号灯两侧的树距离较近,如果把它架高,可能会被遮挡视线,有安全隐患。可见,在有关部门出于安全、便民的多重考虑之下,诞生了出圈的超大红绿灯。
不难发现,这一次的“火”是有原因的。在网红城市成为一种传播现象的当下,很多城市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出圈过程中,逐渐具备打造网红的思维,但如果为了网红城市去打造网红城市,这种红火注定只能是一时的。南京的大红绿灯之所以多次引发讨论和关注,话题让网友频频点赞,“炫”的呈现方式是表象,更应该看到的是其中的“硬核”和人文底色。
让人们爱上一个城市的理由有千百种,让“想你的风”吹到网红城市的原因各异,但相同之处无不是城市的烟火气浓浓、温馨诚意十足:南京不光有超大的红绿灯,文旅场景不断创新,让citywalk城市漫步方兴未艾;无锡从9月起,市区道路停车泊位免费停放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为短时停车需求留足“一碗早面时间”,引发市民和网友点赞……诸如此类,很多在网友中口碑长盛不衰、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颜值”只是一方面,背后无一不是靠实力出圈。这种实力,其实根源于为民服务的宗旨,是顺应民心、听取民意的彰显;这种出圈也不限于一时一景,实质是人性化社会管理、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细水长流。
说到底,城市的“大格局”和“小细节”是相互成就的两个维度。城市是否宜居,不仅仅在于有高楼大厦,也在于是否有基础设施之方便精细,公共服务之完善精准,还在于城市治理是否具备人文关怀之暖。恢弘的“大格局”里充满温暖的“小细节”,才能让城市居民产生实实在在的归属感,让外地游客产生强烈长久的向往感。要让“网红”城市成为宜居宜业宜旅的“长红”之城,而不是让人时时有“长安居大不易”的烦恼,归根结底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老百姓实际需求为导向,让生活更方便,让城市更美好。
策划:孙庆
评论员:薛蓓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