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十局沪渝蓉铁路扬州制梁场一次性通过认证,标志着该梁场已达到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简支箱梁的资格,正式由试生产阶段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相关资料图)

扬州制梁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内,占地约165亩,设置制梁台座8个,单日最大生产能力2孔,设置存梁台座51个,最大存梁能力102孔,主要承担本标段866孔箱梁(其中32.6米770孔、24.6米96孔)的制架任务。扬州制梁场根据施工工艺流程特点将制梁场模块化设计、区域化规划、工厂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设置办公生活区、生产保障区、箱梁生产区、箱梁存放区、提梁上桥区。

成型梁体统一排列摆放

本场生产箱梁采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最新箱梁通桥(2023)2322A系列图纸,制梁采用四新技术,引进多台新型钢筋加工设备,提高钢筋加工精度,优化传统施工工艺,保障箱梁生产质量。此次梁场产品生产许可认证的顺利通过,为下一步进行规模化箱梁生产、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创造了良好条件。

梁体外形外观检测

梁场产品认证分为产品检验及实地核查2个阶段。9月1日至2日,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对扬州制梁场7个A类项、14个B类项进行了产品检验并成功验收通过。其中,箱梁最难控制的腹板厚度合格率为100%,是其参与梁场检验工作以来的最好成绩。

静载试验

9月27日至28日,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派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组成专家组对扬州制梁场进行了实地核查,邗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派观察员参加。期间,审查认证组先后对箱梁预制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张拉、压浆等各道工序及内业资料进行核查。一致认为梁场各项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取证细则内容核查全部合格。

智慧梁场

基于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建设理念,中铁十局沪渝蓉铁路精心打造“数智化梁场”,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BIM技术和信息化等多种技术手段,形成智慧控制中心,实现对箱梁生产过程中的物资材料入库、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压浆等全周期智能管控。目前,制梁场基本实现了生产数据的远程下达和现场数据的精准及时采集,建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和实时的生产监督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梁场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沪渝蓉高速铁路是上海直达四川成都的高铁线路,是中国“八纵八横”的骨干高铁线路之一,东起上海宝山站,西至四川成都站,横跨四省两市,线路全长约2100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主要将上海、南京、合肥三个都市圈间联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扬州段建成通车后,将更加方便扬州市民出行,也将推动扬州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三角”和宁镇扬一体化“小三角”。

图文:张   旭  康  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