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去年秋季乌军发动哈尔科夫大反攻和俄军从赫尔松撤回第聂伯河左岸后,俄军沿乌克兰东部南部约1300公里长的战线基本采取了守势。从去年10月份开始,俄军沿1300公里防御战线修筑了三道防御工事,被称为“苏罗维金防线”,因为当时苏罗维金大将是乌克兰战区的总指挥。
今年6月开始,乌克兰发动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夏季反攻,但是在反攻初期碰到了很大阻碍,主要原因是俄军的重点防御放在了第一道防线,特别是在第一道防线前的10公里区域俄军埋设了大量地雷,严密封锁了乌军向俄军进攻的路线。由于乌克兰缺乏空中作战力量,只能依靠火炮、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等重武器发起进攻,一旦陷入俄军的埋雷区域,非常容易成为俄军攻击的靶子。
在进攻初期乌军受到一些损失后,改变了战术,开始远距离打击俄军在三道防线后方的弹药库、指挥中心、兵营集结地、交通中枢等支持战场的重要设施,特别是赫尔松南部和克里米亚地区,由于距离前线超过了100公里,是俄军弹药库的集结地,遭受到乌军史无前例的密集打击。俄军在扎波罗热前线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俄58集团军司令波波夫少将与俄国防部发生争吵及被免职的主要原因。
7月26日,乌军在扎波罗热州西南部,向梅利托波尔推进的方向上,突然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乌军出动至少3个营的机械化部队,共计上百辆西方援助的坦克和步兵战车,突破俄军地雷阵,向前快速推进了10公里,在一个名为罗博廷(Robotyne)的地方与俄军展开激战,并最终攻克了罗博廷,这就是苏罗维金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条防线就在距离罗博廷3公里处的韦尔博韦村,根据最新公布的战斗录像显示,乌克兰武装部队正在与俄军激战,力图突破韦尔博韦定居点的“苏罗维金”第二道防线。突破第二道防线后,前面就是俄军在乌克兰东南部的铁路中枢城市“托克马克”,该市外围俄军部署了第三道防线。
尽管俄军部署了三道“苏罗维金防线”,但是第一道防线最关键。突破第一防线的意义在于:之前乌军都是每天平均100-200米的速度小心翼翼地推进,现在采用机械化突击,突然向前推进了10多公里,说明乌军在前期消耗战中,已经打掉了大部分俄军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装备,因此具备了局部发起快速反攻的能力。似乎是为了牵制乌军在南部的猛烈反攻,俄军在库皮扬斯克东北部,以及克里米纳以西地区进行了营级规模的进攻,但均被乌军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