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阳春是如今横山桥片区最大的珍珠蚌养殖户,养殖基地水域面积超过1200亩,已经养殖珍珠蚌15年。蒋阳春主要养殖的是珍珠小蚌,在全国范围内都颇有名气。
“今年我一共养殖了
近1000万只珍珠小蚌,
(资料图片)
养殖规模在全国排名前列。”
蒋阳春说。
CHANGZHOUDISCOVERY
受制于水域面积,蒋阳春将珍珠蚌苗养到8厘米大小,再卖到湖南、安徽、江西等地进行二次养殖,从此赚取差价。
据统计
CHANGZHOUDISCOVERY
2022年横山桥芙蓉自繁珍珠小蚌达1500万只,成为全国最大的小蚌养殖基地之一。
横山桥镇芙蓉养殖珍珠蚌历史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时,芙蓉、横山等地部分生产队利用水面试育蚌珠,品种有褶纹冠蚌、三角蚌两种;
1987年,芙蓉养蚌育珠达到高峰,总收入1383.75万元,占全部副业收入57%。
“这是我们最新培育的爱迪生珍珠,颜色和品相都非常棒,能卖个好价。”蒋阳春捧着一把珍珠,高兴地说。随即,他还从河底捞出并打开了一只珍珠蚌,剥开白色的蚌肉,一颗粉色的珍珠出现在眼前。“像这样的珍珠,好的一颗能卖到上千元。”
近年来,随着珍珠价格水涨船高,蒋阳春的珍珠小蚌价格也逐年攀升,效益也是每年都有较大增长。“预计今年收益可以超过100万元。”蒋阳春说。找到信心的蒋阳春去年开始又承包了200多亩水域,养殖珍珠大蚌。
“通过科技繁育和精细化管理,
珍珠大蚌的生长情况良好。”
蒋阳春笑着说。
CHANGZHOUDISCOVERY
蒋阳春养殖珍珠下蚌致富的故事也带动了当地的珍珠小蚌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张建根就是跟随者之一。“今年的收益超过40万元,相比去年又增长10%。”张建根说,如果明年附近有合适的鱼塘,还还将继续扩产。
“芙蓉片区水质好,工业企业少,特别适合养殖珍珠蚌。”张建根指着一片鱼塘说,这片鱼塘主要饲养“四大家鱼”。“利用鱼的排泄物肥水繁育珍珠小蚌,在产出珍珠小蚌的同时,还能产出几万斤鱼,达到了鱼蚌共生、鱼蚌双赢的效果。”水质好了,珍珠蚌自然长得更好。
“收益的增加,一方面源自珍珠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与芙蓉水质的变好也息息相关。”蒋阳春说,近两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芙蓉片区的水质也恢复碧水清波,现在养殖的珍珠蚌品质相比往前要好不少,自然也卖得出价。
珍珠小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让更多人尝到了甜头。
鱼塘塘主将鱼塘租给珍珠小蚌养殖者共用,从而降低养殖成本;附近村民听说养蚌场需要人手,纷纷报名参加。
“每年5月到6月,9月到10月,我都会在这里帮忙下蚌、捞蚌,每天就能赚300元。”附近一名村民笑着说。
蒋阳春的蚌塘
在阳光的直射下,清澈见底,
水里的小鱼不时探出脑袋,
荡起一圈圈涟漪。
水下的珍珠小蚌也孕育着
共同致富的美丽珍珠,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来源:常报新媒体
全媒体记者:何一智
通讯员:丁文锦
摄影:王锐 夏晨希
编辑:小莹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常州日报
信息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