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冬训的感染力、吸引力,溧阳市溧城街道将传统文化与党员冬训相融合,并结合时下热点“城市夜经济”,送上贯穿全程的“冬训大礼包”,为党员“冬训”提质增效,让党员冬训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聚能量。
翰墨飘香,冬训有“理”暖人心。
春节前夕,组织开展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奋笔疾书,笔墨晕染间,一副副吉祥喜庆的春联、一张张翰墨飘香的“福”字铺满了整个活动室。“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春联有机融合,引导党员群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让爱国爱党思想入脑入心,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冬训新活力,凝聚了民心,汇聚了力量。活动共计送出春联和“福”字两千余幅。
非遗民俗,冬训有“质”强信心。
为进一步丰富党员冬训学习形式,春节期间,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展演等系列活动共12场。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等主题,创作编排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具有时代特征、富含党的声音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全面展现溧城街道党员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一个个精彩的文艺节目,让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插上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激发了精气神,又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党员冬训不断走深走实。
“箱”遇市集,冬训有“趣”聚民心。
积极探索将冬训与“箱”遇市集活动有机融合,让党员冬训真正“热起来”。华灯初上,宝塔湾的“烟火气”十分浓郁,梨膏糖、炸串、臭豆腐等传统小吃琳琅满目,吸引了大量市民,逐渐复苏的“夜经济”唤醒了城市的“烟火气”。一排排红红的灯笼,巧妙地将党的二十大应知应会要点、党史等内容做成灯谜,自然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参与,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猜灯谜中热烈讨论、积极思考,学经典理论、悟红色初心。作为集美食、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聚集地,人们乘着夜色在这里逛夜市、品美食、听民谣、猜灯谜……客似云来,热闹非凡。客流量近两万余人的“箱”遇市集,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还突破冬训学习固有模式,让党员冬训“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通讯员 莫莉媛 董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毕俊星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