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扬子晚报网4月3日讯(记者 薄云峰)今天距离4月5日清明节还有2天时间,随着农事、祭扫等生产和民俗生活中用火现象明显增多,进山踏青旅游的游客也明显增加,森林防灭火工作面临较大挑战。最近,江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源头管控、隐患治理等关键环节,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现有林地面积156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4.04%,森林火险重点地区包括7个设区市、40个重点县、57个国有林场,林地点多面广线长。为切实把森林防灭火责任层层传导到“神经末梢”,该省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特别是压实市县、乡镇、村居、林场等基层一线的防灭火责任,充分发挥护林员、网格员作用,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江苏各地严格落实隐患整治工作。清明节前后,一些群众会到林区上坟烧纸。针对祭祀用火顽疾,常州市全面推行林区散坟集中焚化工作。常州市森防办副主任、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骆如华介绍,常州市组织力量深入山林开展拉网式排查,查出林区散坟7.33万座,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设置集中焚化点。

“对场地条件较好的散坟区建设永久式焚化池,对场地条件受限的散坟区就近选择安全区安放移动式焚化炉,对分布零星数量较少的散坟区,引导群众在祭扫时间上相对‘集中’,并严格落实包保措施。”截至4月3日,常州市77.4%的散坟都落实了集中焚化措施,对不具备集中焚化条件的零星散坟,均严格落实了镇、村、林场防控责任,清明期间实行不间断网格化巡护。

登录仪林通APP,在既定巡林点位巡逻打卡……这是仪征市116名专职护林员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进入森林防灭火重点时段后,又有30多名义务和临时护林人员加入了巡逻打卡的队伍。在江苏,“人防+技防”的模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森林防灭火工作当中。南京市223个森林防火前端云台24小时360°全天候监测,同时在78个护林站点推广扫“防火码”进山,目前登记市民2万余人次,车辆1万余辆次。

连云港市通过高空摄像设备、无人机高空巡视、护林员巡查与卡口定点管制相结合,高低搭配、远近结合,对森林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立体监测。“目前我们市区重点林区已安装智能监控探头34个、覆盖率达60%。我们还在花果山景区、南云台林场等地出动无人机100余架次,以无人机高空巡视与志愿队伍深入林区巡查相结合,提升巡山深度、广度。”连云港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徐双阳说。

此外,江苏各地强化森林防火宣传,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等活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扫。宜兴市按照“车辆跑起来、喇叭响起来、宣传动起来”工作模式,组建森林防灭火工作宣传队走村入户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扑救安全常识。邳州市积极推动森林防火进林区、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五进”活动,引导登山游客、祭祀百姓“签名入山”,组织“承诺入园”安全主题活动等,至今已组织印发防火禁令等各类宣传单页4.9万余份,在重要入山道口设立防火检查站50余个,筑牢森林安全防线。

校对 陶善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