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6日晚上,大华大戏院•群剧场,一场“心灵游戏”让观众体验人生百味:一出由作家毕淑敏跨界创作、北京人艺原院长任鸣倾情执导、浙江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心灵游戏》震撼上演。

由于疫情影响,本该于2022年举办的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顺延到了2023年4月。为了参加全国小剧场戏剧“紫金杯”优秀剧目展演,浙江话剧团派出了实力强劲的阵容,五个角色都是主角,戏份也非常平均,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支撑整部戏的不是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每个人物内心中所面对的选择和思考,演员充足的内心体验和超强的台词驾驭能力,在声、光、电超写实的舞台意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呈现,令在场的观众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演员的节奏沉浸其中,共同体验、思索。

该剧根据毕淑敏的小说《心灵七游戏》之一“我的五样”改编。一辆自驾游俱乐部的越野车在荒漠中抛锚,车上的五个年轻人耐心等待救援,在一场心灵游戏的拷问下袒露襟怀,直指人生本质。一个个赤裸的灵魂在星空沙海中尽数袒露,在痛苦的选择与放弃中净化澄明,不断让人对生活现状及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思辨。

这是一部探索内心海洋幽远铭心刻骨的话剧,舞台上只有五把椅子、五位演员,演员们凭借着生动娴熟的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五个年轻而复杂的生命,在碰撞中扬帆。

演出结束后,剧组演职员与观众、专家一起举行了简短的演后谈。《中国戏剧》原主编姜志涛点评道:“该剧让我感受到了小剧场的魅力。形式简单但呈现的内容丰富且感人。通过编剧的解剖,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百味和人性的复杂。五个演员各个精彩,每段戏就是一个独角戏,这种爆发力和感染力,包括语言的幽默,让我由衷地喜欢。”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平将《心灵游戏》比喻为“放大镜”、“哈哈镜”和“反光镜”,在他看来,这部戏将角色的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放大,故事或许可笑却和我们的生活相似,角色的经历也让观众们反思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这部近二十年前的戏,在今天看依然可以让我们激动、产生思考,让观众能看得下去,这就是它的现实意义。”他说道。

据复排导演、浙江话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导演缪方韵介绍,任鸣导演是2009年来团排的《心灵游戏》,该剧在浙江话剧团建团60周年团庆活动中首演,也是剧团青年演员“新松计划”专场作品。演出一经推出,即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尤其是得到了青年观众的一致认可。

带队领导、浙话副总经理蒋宁是《心灵游戏》唐果的第一任扮演者,她说话剧《心灵游戏》常年参加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在高校师生中间找到知音,成为浙江话剧团的经典剧目常演常新。2012年5月话剧《心灵游戏》参加省直机关妇委会三味书院开学典礼,编剧毕淑敏现场解读并观看了演出,她说她非常喜欢浙话版的演绎。2019年春节,话剧《心灵游戏》出访台湾参加浙江文化节活动,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