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铁十七局承建苏州地铁8号线5标
(资料图片)
相城行政中心南站至徐阳路站盾构区间
联络通道顺利贯通
创造当地顶管法联络通道长度新纪录
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图 | 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
中铁十七局承建苏州地铁8号线5标项目,线路全长5.03公里,包括两站四区间,西起相城行政中心南站,东至苏州工业园区及顺路站。其中,相城行政中心南站至徐阳路站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为标段重点控制性工程。
创新工法 提速增效
图 | 完工的联络通道
该联络通道临近高架桥桩,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冷冻法进行人工暗挖作业,单座通道仅冻结就至少需要45天时间,不仅工期压力巨大,还存在涌水、涌砂造成主体结构破坏的风险。
图 | 顶管机施工
为解决这一难题,项目联合内外部专家反复勘查,动态调整优化施工方案,经过多次试验论证,决定采用顶管法施工技术。通过方案优化和工法改进,项目从机械设备吊装下井到完成单个联络通道施工仅用时18天,整体缩短工期两个月以上,实现建设全面提速增效。
技术保障 平稳穿越
图 | 顶管机吊装
施工中,项目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套筒+顶管机”方法,配合可切削洞门、机械化支撑体系等,为顶管机掘进的全过程保驾护航,始终使顶管设备在全封闭空间内运行,优质高效完成区间掘进任务。
图 | 机械设备运输
为确保顶管机安全平稳掘进,项目建立严格的技术交底制度,指定人员24小时现场轮值,全方位全天候实时监测掘进姿态并及时调整参数,充分发挥机械性能,以先进工装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压实责任严控安全
图 |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项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确保施工安全,组织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针对联络通道施工开展定制化的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课程,从管理团队到参建人员逐一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防患于未然。
图 | 项目监控中心
为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和监管效率,项目配备施工智能化监控系统,依托摄像头、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对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等信息进行“零死角”监控,以“智慧工地”建设筑牢施工安全防线。(中铁十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