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中国本土的癌症诊疗权威指南首次发布
2023年6月10日至11日,《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发布和精读巡讲(江苏站)将在南京举行。记者7日从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是我国首次发布的适应本土的癌症诊疗权威指南。
为中国肿瘤病人“度身定制”的诊疗指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肿瘤这类高度异质性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推广是提高整体诊治水平的关键。因此,指南在肿瘤防治系统中占重要地位,不能忽视的是:尽管中国有大量病人,广大医生有丰富经验,但多年来我国一直在沿用、参考或翻译外国指南给中国病人治病。但国外指南会存在水土不服等多种问题。
为此,2022-2023年,中国抗癌协会组织13000余位权威专家,集体编写完成我国首部《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覆盖53个常见瘤种(瘤种篇)和60个诊疗技术(技术篇),共计113个指南。该指南分为整体评估、支持治疗、诊断技术、治疗技术、器官保护和基础研究等6大类,内容涵盖肿瘤的诊疗技术,肿瘤治疗中的器官保护以及肿瘤患者的支持疗法。该指南横纵维度交叉,秉承“防—筛—诊—治—康、评—扶—控—护—生”十字方针。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注重中国特点,兼顾医疗可及性,是适合中国人群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
江苏每年约27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冯继锋介绍了我省癌症防治工作情况,江苏省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江苏每年约有27.02万例新发癌症病例以及16.86万例因癌症死亡病例。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和肝癌是江苏发病率排前5位的恶性肿瘤。江苏肿瘤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癌症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诊早治,初治规范”的工作思路,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癌症防控网络,扎实推动癌症防控重心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重视“诊”“ 治”转变为关注“防-筛-诊-治-康”逐步建立癌症防控全流程管理体系,全面优化提升江苏肿瘤疾病防治水平。
依托江苏省癌症中心,首创建立癌症患者康复指导和随访管理体系,建立江苏防癌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目前江苏有226家机构、工作人员6683人参与,将13.5万癌症患者纳入全流程管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连续四年在全省推进早癌筛查项目的开展,在全省 95个县区开展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建立健全了癌症早期筛查、干预、治疗、康复、生活指导等全流程管理。
江苏站巡讲将发布两个新指南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除了指南发布、指南认证专家授牌、精读巡讲等重头戏之外,此次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CACA指南进校园、CACA指南进基层、科普患教进基层等精彩纷呈的活动,进行CACA技术指南立体化推广。
6月10日(周六)下午、11日(周日)上午,在南京上秦淮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发布暨第33场、第34场精读巡讲,将发布《CACA技术指南-光动力疗法》和《CACA技术指南-生育保护》两个新指南。
记者了解到,肿瘤光动力治疗是一项适用于各种腔道肿瘤(如消化道、呼吸道、胆道、下生殖道、膀胱等)及实体肿瘤(如脑胶质瘤、头颈部肿瘤、皮肤肿瘤等)的重要技术。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肿瘤光动力治疗的临床指南。为了促进肿瘤光动力治疗技术的推广与规范化,由中国抗癌协会牵头,全国光动力治疗专家共同编写的《CACA技术指南-光动力疗法》应运而生。该指南从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到目前应用最为成熟的临床领域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的书写,成为国内外首部完全针对光动力治疗技术的临床操作指南。
《CACA技术指南-生育保护》是生育年龄肿瘤患者在控瘤治疗同时保留、保护生育能力的全程指导规范,内容全面,既覆盖了生殖器官肿瘤治疗中生育保护及精子、卵子、受精卵等保存技术,又同时关注了放疗、化疗等常用控瘤治疗对生育力影响及其保护方法,体现了评-扶-控-护-生的核心理念。
通讯员 胥林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