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5后”盐城“新农人”:回乡创业的“多面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广网盐城9月22日消息(见习记者王纪民 通讯员孙成栋)9月18日上午,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新场村的丰和家庭农场里,“农场主”王林峰正在仔细查看水稻长势,他对今年水稻丰产信心十足。
尽管在城市里打拼过多年,但王林峰对农作物种植、农田经营管理十分在行,并且擅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他已经成为当地新一代的“种田通”。
看稻田长势(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记者了解到,出生于1985年的王林峰,是土生土长的亭湖人。大学毕业后,他曾在苏州做铝合金销售生意。头脑灵活的王林峰很快便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生意一步步走上正轨。
虽说工作已经小有成绩,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王林峰,逐渐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10年,王林峰毅然返乡,在家人和亲友的帮助下,凑了二十多万元,购买了第一台收割机,开启了走南闯北的“新农人”之路。2016年他又购买了第二台收割机,到东北、安徽等地承接庄稼收割业务。王林峰说,2018年夏天,他在外地收割水稻,日夜忙碌于田间地头,累了就在田头搭个帐篷打个盹,饿了就煮些面条搭点榨菜吃。那段时间,他一下子瘦了10多斤。
如今,王林峰从事农业收割已十多年。这些年里,新场村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2020年下半年,王林峰承包了210亩土地,多次邀请种田能手、村民代表等,商议种植品种、整理田沟、聘请周边农户帮工等事宜,以最大程度发挥土地效益,同时带动村民就近务工。为了种好地,王林峰在这段时间内熟悉了田块特点、查阅科技资料、奔赴外地“取经”、制定种植计划,并参加区、镇、村组织的系列农技培训。经过充分准备,他的种植事业终于“开张”,田地里目前主要种植优质水稻、小麦、大豆等。随后,他陆续购买了插秧机、无人喷药机等多台新型设备,并聘请了7名村民帮忙。
使用新型设备(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通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王林峰从农业种植的“门外汉”成长为种、管、收、储、销样样娴熟自如的农业“多面手”。去年他所种植的小麦取得大丰收,试种的50亩优质水稻也喜获丰收,今年他又注册成立了“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丰和家庭农场”,再次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农业种植这条道路比较艰辛,也比较坎坷,但我始终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我将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继续在田间地头留下深深的脚印,为乡村振兴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王林峰表示。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