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乘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方到站江阴站!”

目前,沪宁沿江高铁已通过国铁集团的初步验收,通车进入倒计时。

作为沪宁沿江高铁沿线最大的新建站房,江阴站已做好准备,即将“启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座“巨轮”,沉浸式体验江阴站的恢弘气势。

01

站房外观

远远望去,江阴站气势磅礴,造型流畅灵动。玻璃幕墙映射的蓝天白云,配合着外立面疏密有致的铝板,在阳光下映射出光影韵律。

江阴站犹如一艘巨轮正乘风破浪。

02

站厅一层

进站后,站房内豁然开朗,巨大圆环下连接楼层的阶梯犹如飞瀑,以敞开胸怀的姿态欢迎四海宾朋。顶面平行与星形线条构成的菱形网格,呼应“河网交汇、互通流畅”的地域元素。

站厅一层设置了综合服务厅、商务座休息室等设施,江阴地域元素无处不在,墙上绘有江阴兴国塔、长江大桥、文庙等文化地标,实现人文与站房的深度交融。

03

站厅二层

乘坐扶梯来到站厅二层,阳光透过玻璃幕墙,大厅弧形垂片吊顶如水面涟漪向四周蔓延,与疏密交错的星空顶交相辉映。

候车厅尽头仿佛是一幅天然“山水画”,江阴花山不偏不倚地卧在巨大落地窗形成的取景框中,站房穹顶边缘柔和的线条随着山形起伏。北侧玻璃幕墙下,一幅长江风貌图卷缓缓展开在眼前,映照江阴山水之美。

04

站台

江阴站站场规模4台10线,最高可容纳旅客2500人,是集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换乘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江上城隍古镜中,城边山色翠屏风。”

沪宁沿江高铁开通以后

从江阴站到达上海、南京

只需要50分钟左右

江阴将真正融入“沪宁一小时都市圈”

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力!

还有一位“特别的人”

和我们一起见证这一改变~

26日上午,江阴高铁站徐霞客雕像揭幕仪式,共同迎接江阴高铁时代的到来。随着红色帷幕徐徐打开,徐霞客铜像稳稳地“站”在一张四方凳上,面向高铁,喜迎八方。

江阴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打造“游圣文化”标识,打响“霞客故里 美丽江阴”城市形象品牌,充分展现徐霞客“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精神价值。

禧宝了解到,徐霞客雕像由江阴企业兴澄特钢出资建设,坐落于高铁站北广场、花山钢厂原址。

雕像总高10.2米,其中基座高1.5米,立像高8.7米,寓含徐霞客1587年诞生之意。雕像用紫铜锻造,基座为黑色镜面花岗岩,总重约15吨,基座正面“徐霞客”三字由江阴籍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基座背面为雕像基本情况介绍。

目前,全国已有100多尊徐霞客雕像,仅江阴就有10多尊。

江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透露,为了把江阴高铁站的徐霞客雕像做出特点、做成亮点,江阴籍雕塑家夏和兴广泛收集资料,博采众长,参考对比,兼收并蓄,依据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对徐霞客容貌体态的详细描述,确定徐霞客雕塑形象为:头戴“远游冠”,肩挎斗笠;竹杖芒鞋,衣袂飘飘;面朝西南,极目远望;昂扬挺拔,诗与远方。

▲徐霞客故居

从今年3月开始构思创作,夏和兴和他的创作团队花费了整整半年时间才使得雕像圆满落成。在杭州锻造厂的一百余天里,工匠师傅们为灌注铜像的整体造型,即便是顶着高温也不放过每一道工艺细节。

雕像的位置、高度、负重、方向,也是几经周折。江阴邀请了广州、杭州、中铁等方面的建筑设计专家,经过反复论证,最终达到了“雕像高度要适当,进站放眼不露顶,出站观瞻见全貌”的要求。

“竹杖芒鞋状态,寓意着徐霞客徒步游历、日夜兼程、不畏艰险的探索精神;雕像坐北朝南,寓意着万里遐征、向南而行、克难奋进。”夏和兴说,作为故乡的游子,他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接受故乡人民的检阅。“400多年前,徐霞客从江阴出发,用双脚丈量出了一条漫长而伟大的科考之路、文化之路、人生之路,我们也要追随先贤的足迹,与飞驰的高铁一起奔向未来。”现场的一位市民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