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后塍中心社区地域广,老旧小区多,居民人口多,老年人口多,居民、新市民、流动人口交集,为社区治理带来了难度。对此,后塍中心社区党委不断探索治理方式,通过整合辖区资源,扩大海棠先锋队伍,推动居民参与民主协商,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聚焦民生需求,成立海棠工作室

社区党委整合有丰富群众基础的“塍”阿姨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党员、楼道长等,依托红星驿站阵地,成立海棠先锋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后,海棠先锋轮流“坐班”工作室,持续收集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日志,经常性走访周边空巢、困难群体,通过海棠先锋的协作,解决问题。海棠工作室的成立,从社区想治理“蝶变”为居民想自治。

聚力区域力量,集治理共建合力

社区居民的需求有共性化也有个性多化,社区通过组织和发动区域党建共建单位中的学校、派出所、法庭以及企业单位党组织,发挥他们党员的职业特长,认领微项目,进行微服务,参与到社区治理,共同把精细化、定制化与常态化的社区服务,精准送达社区居民。

聚合民情民意,民主协商促参与

社区党委紧扣民情民意,在文星小区、府院小区等老旧小区设立家门口的调委会,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共商共议社区事务,借助‘协商议事’这种方式,让居民广泛参与,共解难题,从关乎民生的“小切口”着手,开展“针对性”的民主协商议事,有效解决了迎接家园业主养鸡问题、文星小区外墙面脱落等问题。

后塍中心社区党委通过以上举措,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下一步,后塍中心社区将持续深化居民自治,探索创新“百家心.百家信”居民自治模式,推动社区治理走心更走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王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