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拍了拍你,看看这些珍贵档案的奇妙旅行
湖北 江苏两地向社会公布一批珍贵档案
(资料图片)
在国际档案日到来前夕,湖北、江苏等地陆续公布了一批珍贵档案。
日前,湖北、江苏两省联动,共同签署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数字档案共享开发利用备忘录。当天,部分建桥珍贵资料公布,内容涵盖大桥的前期勘测、规划设计、建设竣工等,不少照片、底图首次公布。
中铁大桥局档案专员 宋茜: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的这个进度表,是首次给大家公布的,1953年我们就开始修建联络线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沉箱实验和管柱桩的实验。
从首次公布的资料来看,武汉长江大桥在正式开工前,进行了近2年的各项实验,也正是建造团队的严谨细致,才有了万里长江第一桥的顺利建设施工。
在江苏,江苏省档案馆日前联动全省13个市档案馆,向社会开放63万余件馆藏档案,这些档案内容涉及江苏人事管理、表彰先进、党政机关政策法规、图书出版、社会保障等民生档案。
江苏省档案馆鉴定利用处处长 徐志国:开放档案,老百姓用起来非常便捷,凭有效合法证明,可以到省档案馆来查询利用,更好服务社会。
藏医药百科全书《四部医典》
不久前,我国又有两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现保存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五种版本的《四部医典》就是其中之一。
《四部医典》是藏医学奠基之作,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阐述藏医学的著作,内容涉及1616种病症,记载了2258种方剂。
《四部医典》世界记忆名录申报专班小组成员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副主任药师 德吉措姆:《四部医典》在藏医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好比《黄帝内经》,不但记载了藏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也指导着藏医学的临床实践,内容包含生理、病理、解剖、诊断、治疗、预防、保健、药物等完整的藏医理论体系,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
此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五种版本《四部医典》,其中金汁手抄本是西藏历史上首次用金汁书写的《四部医典》,也是目前最完好的《四部医典》善本,是一部集造纸、书法、装帧、美学为一体的艺术精品。
《四部医典》世界记忆名录申报专班小组成员 公保东主:这是我们医院馆藏的最珍贵的一个文物,在我们这次申报的五个版本里面是最新的一个版本,也是最全的,最精美的一个版本。
除“金汁手抄本”《四部医典》外,此次入选的还有1546年木刻“扎塘版”、1640年木刻“达旦版”、1662年木刻“甘丹平措林版”、1892年木刻“药王山版”。
《四部医典》世界记忆名录申报专班小组成员 公保东主:扎塘版《四部医典》是《四部医典》最早的木刻版,是现存《四部医典》各版本的祖本。
目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在聚焦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同时,还在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工作,切实发挥《四部医典》在教育、文化、医学、科研等方面的作用。
据介绍,《世界记忆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舰项目,创建于1997年,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抢救,并加强保护和利用,提高全世界对文献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该项目每两年评审一次。目前我国已有《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样式雷”建筑图档》《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等15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