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者:张琨
憨态可掬,笑脸迎人,圆圆的脑袋,短又阔的吻部,因其上扬的嘴角,被称为“长江中的微笑精灵”。作为长江里的“旗舰物种”和“风向标”,它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长江生态的健康,它们就是长江江豚。
9月26日,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以下简称长江江豚协会),开启“寻找长江里的微笑”联动直播。直播中,南京生态环保主播与长江江豚协会副会长姜盟老师漫步南京江豚城市公园,通过镜头带领网友一起走进长江江豚的世界,完成了快乐而有意义的“寻豚”之旅。活动通过南京生态环境抖音、微博和长江江豚协会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播出,引来全国近5万网友的围观。
(资料图片)
“古诗有云:‘唯有江豚吹白浪,夜来还抱石头城’。南京作为全国长江干流中唯一能在亲水平台近距离稳定观赏到长江江豚的大城市,从每年的9月底开始,就迎来了长江江豚的最佳观赏期。希望今天能够通过镜头‘捕捉’到这份‘幸运’。”直播一开始,姜盟老师的科普为整场直播带来了悬念。
“姜老师,有网友提问,长江江豚和海豚又有什么区别?‘江豚拜风’又是在做什么呢?”在长江江豚监测站直播现场,围绕广大网友对“水中大熊猫”的好奇,姜盟老师从长江江豚的历史文化、生存现状、水生生物保护对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等方面一一解答。通过参观展厅,让网友们对长江江豚有了初步的认知,同时感受到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深远意义。
“很有意义的活动!”“坐在家里就可以学习长江江豚的知识。”直播间里,网友们纷纷刷屏留言。通过互动直播的形式,带领更多人学习了解长江水生生物知识,助力培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让长江江豚走进人们的生活,唤起人们对“江猪”的美好记忆。
“那就是长江江豚吗?好可爱!”“我好像在视频里看见了。”直播视频中,一只长江江豚在水中起伏游弋、欢快地跃出江面,掀起阵阵浪花。这样的一幕,也迅速被网友捕捉。在南京生态环境微博直播间后台,网友上传的视频截图,充满了对长江江豚满满的爱意。
了解长江江豚,是开启守护的第一步。在南京滨江岸线来一场浪漫的citywalk,关注长江江豚栖息地的保护,也体现此次直播活动的重要意义。“长江江豚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鄱阳湖和洞庭湖水域,目前数量仅存1249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等级。作为长江江豚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南京目前共生活着62头长江江豚。这也得益于近年来南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有力开展。”漫步江边,姜盟老师深入地讲解长江生态体系,揭开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长江水生生物神秘面纱,通过讲解和视频展示,生动诠释了长江江豚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进展、面临的威胁因素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向全国网友立体展现了南京长江生态保护的成效。
在长江南京段流域,长江江豚拥有一个更本土化的名字——“江猪”,生活在长江南京段的长江江豚数量占江苏省长江江豚总数量的一半,因此,保护长江江豚就是保护长江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南京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长江南京段流域的长江江豚逐年增多,它们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存在感”大大增加,也成为了南京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
记者了解到,本次长江江豚直播,是2023年“聆听绿色”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收官之作,通过探寻长江江豚这个南京本土“明星物种”,激发人们守护自然万物的热情,在守护与思考中开启一场心灵之旅,鼓励更多的人厚植生态环保理念,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通讯员 杨柳 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记者 刘浏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