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先锋“微力量” 赋能网格“大治理”
苏州吴中区横泾街道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根系工程”,持续发挥海棠先锋“微力量”,选聘120人组成海棠先锋队伍,他们包片包户、走访入户,常态化联系居民、收集需求,实现了“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服务模式的转变,构建起“党群共建、政社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相关资料图)
建强先锋队伍,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阿土调解室”是新路村退休老党员孔土福在笃学堂开设的为村民提供调解服务的工作室,他每个工作日都在笃学堂内提供咨询、调解等服务。收到海棠先锋召集令后,孔土福主动请缨,加入海棠先锋队伍,发挥自身特长,把矛盾解决在网格内。
像孔土福这样的海棠先锋在村(社区)还有很多,在开展工作的同时,顺便唠唠小嗑、增进彼此的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感情。
海棠先锋是连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各村(社区)通过“组织点、群众推、自己荐”三大路径,从志愿者、乡贤、“五老队伍”等自治力量中遴选出像孔土福这样的海棠先锋,并发放任用聘书、先锋礼包,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为海棠先锋精准赋能,增强了海棠先锋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搭建了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桥梁。
梳理问题清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小区建设已十多年,雨污水管不畅通,前两天下雨都反出来了,周围都是黑的”,“这个树木长得也太高了,不仅遮挡阳光,还碰到了电线,有安全隐患”……新湖村的海棠先锋金金国在走访的过程中,把居民反映的问题记到了民情记录本上,并在每月5日的“海棠先锋”汇报工作日上进行汇报,新湖村党支部即刻行动,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制定了解决方案,联合物业修剪了小区内的绿化,对雨污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
横泾街道海棠先锋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穿梭在46个网格之间,通过入户走访,民情记录本上汇总了每家每户的情况,充分发挥海棠先锋身在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线上线下联动,落实“走访-登记-上报-办结-反馈”闭环机制。截至目前,通过海棠先锋共收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人居环境等群众问题170余个,目前已顺利解决150个。通过发挥海棠先锋“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的作用,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实现共治共享,凝心聚力筑牢“微网格”
上巷社区的荣小平说道:“我是一名居民代表,同时也是一名海棠先锋,对自然村内群众情况都很熟悉。”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他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协助网格长、网格员向周围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居民们正确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在服务群众方面,荣小平自发编制了80岁以上老人信息明细清单,对辖区内的老年人情况了然于胸,为他们上门检测血氧、代买药品,做好社区的“联络员”。
在海棠先锋的联系带动下,在职党员、联建单位骨干、新就业群体等都积极加入到海棠先锋的后备队伍中,基层治理的“朋友圈”不断壮大。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送医上门、消防安全宣传,累计服务群众3.5万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笃学堂为阵地,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爱老孝亲”、“绿色书签”等志愿服务活动25次;依托熟人优势,吸引越来越多村、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以为民服务的实效取信于民,按下基层“微治理”的“快进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