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秋节、国庆节双节长假临近,为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乘车体验更舒适,铁路部门积极备战。

9月26日,在京沪下行南京东站内的铁路线上,一群身穿黄色工作服的线路工们正在进行线路养护作业。

南京东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复线电气化铁路枢纽站,距离南京站10.2公里,上下行昼夜通过122趟旅客列车,长假期间将加开多趟旅客列车。

当日14时30分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南京东线路车间副主任刘联锋带领6名职工乘车到达京沪下行线K1161+700米作业通道门前。刘联锋,1984年出生,今年39岁,2009年毕业于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入职南京桥工段成为一名线路工,14年的风吹日晒、摸爬滚打令他面庞黝黑,同时他也熟练地掌握了起、拨、改、捣、垫等各种线路养修技术,2023年5月在单位公开招聘中脱颖而出,被招聘为车间副主任。“我们今天将利用两个小时天窗维修作业时段进行曲线拨道作业。”刘联锋介绍说,曲线线路长期经受火车车轮的碾压、冲击,圆顺度会产生一定变化,可能会引起列车高速通过时产生摇晃,影响旅客乘车舒适度。因此,要定期对曲线线路进行检查,采用绳正法对不圆顺的处所进行整治。

15时,天窗维修作业时段调度命令准点下达。刘联锋和工友们有序地通过作业通道门到达作业地段。“直线线路和曲线线路衔接部分是关键,不能出现“鹅头”或反弯,否则容易引起列车摇晃。”刘联锋一边介绍,一边从工作包中掏出20米长的弦绳交给职工秦晓天和王辉 。“把弦绳拉紧放在轨面下16毫米处!”刘联锋经验丰富。只见他弯下腰,一手拿着150毫米长小钢尺,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弦绳,然后轻轻放下、准确读取弦绳弹落后在钢尺上的数值,如此反复三次取平均值,用石笔写在钢轨底部,同时在检查本上记录。该条曲线线路长度为800米,每隔10米需要量测一次,刘联锋他们要弯腰80多次。由于天窗时间宝贵,他们每量完一个测点,立即快步移动,近乎于小跑。20分钟后,曲线线路测点正矢检测完成,大家的腰腿有些酸痛。刘联锋用手轻柔几下腰部,马上在记录本上计算着曲线拨道工作量。“曲线圆顺度误差以毫米计算,所以曲线拨道工作不亚于绣花。”5分钟左右,刘联锋麻利地计算好工作量,开始指挥作业。“孙锐,请在石笔标注的测点处扒好拨道机窝,秦晓天、王辉使用拨道机!”与此同时,刘联锋在测点对应的混凝土枕木上用石笔划个标记,然后用钢卷尺以标记为参照物,依据计算好的拨道量,指挥着秦晓天、王辉两名职工用力晃动液压拨道机的铁质把手。

“停!用把手将道砟捣实在,防止回弹!”刘联锋一边大声招呼着,一边飞快地跑到距离该测点20米左右的地方,继续指挥。“测点拨好后,两侧5米范围内要进行顺撬,达到目视圆顺才行!”秦晓天、王辉两名职工手提着50多斤重的液压拨道机在刘联锋的指挥下快速地转移着。

曲线线路的不圆顺处所被大伙逐点消灭,两个小时天窗维修作业时段即将到点。刘联锋麻利地带工友进行质量回检,所有测点全部合格,曲线线路恢复圆顺。

“双节长假期间,我们将在工区继续坚守,让旅客乘车更舒适是我们线路工的光荣责任。”刘联锋话语朴实,也是所有铁路职工共同心愿。

通讯员 何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校对 李海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