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30,参加“国缘杯”2023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决赛)的江苏乒乓球队赴扬州体育公园体育馆开展场地适应训练。训练间隙,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冠军、江苏乒乓球队总教练陈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回到求学之地扬州,陈玘感慨城市变化大、发展快,“扬州是江苏队的主场,我希望队员们尤其是女团能够有比较好的发挥,取得突破性成绩。”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谈扬州

办赛专业,城市建设和发展很快

2004年8月21日,时为扬州大学学生的陈玘和队友马琳合作,以4:2击败中国香港选手高礼泽和李静,夺得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冠军。截至2013年底退役前,陈玘在运动生涯中还收获包括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2009年横滨世乒赛男双冠军在内的多项佳绩。

此次带队来扬州比赛,陈玘回忆起学习、运动生涯中的点滴,言语中对扬州满怀深情。

“我在扬州上过学,当了教练后世界各地到处跑,来的机会比较少了。”陈玘说,这次比赛的场地,让自己回忆起2007年在扬州举行的第18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我在这片场地打过比赛,感觉很亲切。这两天,看到曾在这里学习生活过的城市,感觉无论是建设还是发展都很快。”

专业,是此次扬州承办赛事给陈玘最深刻的感受,“住宿安排、赛场搭建、安全保障都挺好,尤其是运动员住宿地和场馆离得很近,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赛场,大家特别满意。”

02

谈比赛

主场作战,希望发挥好、有突破

此次江苏队有男女各6名运动员参赛,陈玘表示,扬州是江苏队的主场,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挥,“今年的团体赛制对标奥运会,因此双打特别是女团可能有一些优势,希望队员们能够把优势放大,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实现突破。”

“江苏有部分国家队队员,在北京也训练了一段时间,技战术都有储备,准备比较充分,来扬州后整体状态保持得不错。”对于即将到来的比赛,陈玘表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一些波动是正常情况,作为教练,会及时给予技术和心理上的疏导。“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有些需要安慰,有些需要敲打,但不管遇到困难也好,顺风也好,要想站到最高的领奖台,所有人都必须拼搏,都要去研究,树立能够赢得比赛的信心和决心。”

03

谈亚运

新变化有利于推动项目更好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尽管亚洲乒坛中日韩三强格局未有大的改变,但伊朗男团、印度女双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对于上述变化和趋势,陈玘认为是好现象。

“其他国家的职业运动员在赛场有比较好的发挥,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对整个的乒乓球运动发展而言,是比较好的推动。因为有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去较量去对抗,可以让乒乓球更具观赏性,从而也能让大家有更多的期待。”陈玘说。

04

谈训练

注重体能,希望孩子们打好底子

乒乓球被视为国球,人才储备和训练体系对保持中国乒乓球竞技水平的世界领先地位尤为重要。

“乒乓球这项运动,国内参与的人很多,人才储备很充足。同时,我们也一直在更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水平。”陈玘说,比如在训练体系里,更加注重技术和体能的比例关系,“对年轻运动员来说,体能一定要储备好,从小就要把基础打牢打扎实,如果等到大了再从头来过,会很辛苦。”

眼下很多父母都把乒乓球作为孩子的一项兴趣去培养。对此,陈玘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家长们注重引导,让孩子能够喜欢这个项目,“只有喜欢了以后,才会去琢磨,去动脑筋把这个事情认真地做好。我希望所有喜欢乒乓球运动的孩子在启蒙阶段打好底子,祝愿他们尽快成长。”  

记者 王璐 王鹏

新媒体编辑 王欢

校对 张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