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大清早一起床,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晨阳村村民老李多了一份牵挂:顾不上刷牙洗脸,也得先去在家门口拾掇小菜园。“闲来种些时令蔬菜,既美了环境也有菜吃。”在他看来,这是乡邻们乐见的现代乡村模样。
【资料图】
菜园不大,却很讨喜,并逐步覆盖到了整个美村范围。据了解,“美丽菜园”是张家港市后塍街道晨阳村党委今年以来深入推进村居环境整治的一个抓手、一项成果,通过清理房前屋后杂物、整合村里零散空闲地整饬而来的。
近年来,晨阳村聚焦乡村振兴,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大重点谋篇布局,让美丽晨阳逐渐有了“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现实模样。
“美丽菜园”扮靓村居环境
“小菜园一弄,望上去清爽多了。”今年年初,晨阳村实施了美丽菜园创建工程,通过规范菜园标准、打造典型样板等方式,积极引导村民根据自家房屋位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样板的“点”带动各镇村的“面”,形成共建热潮,快速开拓出一批颜值高、品质高的菜园子。
“这一个个菜园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也让乡村更有味道了。”在晨阳村党委书记高燕晓看来,走进乡村,要像走进城市里的公园,逛起来让人神情放松,但美丽乡村不是栽花种树,需要保留农村原有的风貌。他说,统一打造“美丽菜园”,就是要让村民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让乡村更具“烟火气”。
水环境治理实现“梦水乡”
晨阳村多水,有53条河道,其中市级河道2条、镇级河道3条,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晨阳村生态环境的成色。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晨阳村意识到仅仅治理河道一隅远远不能实现水环境的长效管护。于是,晨阳村在全村范围持续开展河道整治,系统推进河道清淤、截污升级、活水畅流、管网疏通、水质管护等重点工作,确保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河道,三类水体占比逐年提高,加快形成“河畅、水清、岸净、圩绿、景美”的新格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坚定这个信念,下决心要把水环境治理好。”晨阳村党委书记高燕晓如是说。如今,治理后的生态河道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梦水乡”来了。
强村富民展现乡村振兴模样
春风十里,万物吐绿。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在晨阳村的多肉大棚里,处处弥漫着春的气息。80后严海铭正忙个不停,不负春日好时光。
“别着急,你的问题我们来解决。”说这话的是晨阳村党委副书记杜金花,对于严海铭反映的“多肉销售难”问题,杜金花积极出谋划策、帮忙联系销路。这段时间,在各类公益集市上,晨阳村工作人员都捎上几盆多肉植物,帮忙推销,借力推开多肉的销路之门。如今,严海铭找到了批发商,“今后,我一定把好质量关,把养殖基地做成一个品牌,不断增收!”
当下的晨阳村,“为”的担当更加主动、“干”的活力不断迸发、“闯”的态势蔚然成风、“创”的氛围愈发浓厚,正在朝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阔步前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徐珩